隨著時代的發展,大多數都市男人都喜歡駕車出門,如果駕車過程中身體遇到突發狀況,我們要如何緊急應對呢?
1、血液“久坐不動”→形成血凝塊
假期開車出游雖然玩得盡興,但很困乏,必需長時間保持一種體位不動,這樣極容易形成血凝塊。當你恢復活動時,血凝塊破裂松動隨血液流動,一旦阻塞了重要臟器的血管,就會危及生命,比如心梗。
對策:
(1)天天一杯紅酒。紅酒能預防心臟的冠狀血管栓塞,降低血小板的活躍性達75%,而為達到此目的使用的藥物有效率僅有45%。
(2)獻血。紅血球在體內越久,就變得越僵硬,這使它們非常難通過血管,包括心臟血管。當血液流失,人體便會制造柔韌的新紅血球,一年獻一次血,患心臟梗塞的風險要比不獻血者低86%。
(3)吃堅果。堅果能稀釋膽固醇的濃度,保護心臟和血管免受膽固醇侵害,使心肌梗塞的發病率大幅降低。研究顯示,天天平均吃6克堅果就可以起到預防心臟病的目的。
(4)吃黑巧克力。黑巧克力含有非常多的抗氧化劑,使血液抗氧化能力提高,增進血管擴張,降低血凝塊的形成。由于牛奶可能會影響抗氧化劑吸收過程,所以牛奶巧克力不會產生同樣的效果。吃100克黑巧克力就可改善人的血管功能,其效果可持續至少3小時。
2、心跳跟著車速飛→心率加快
在汽車時速為50公里的時候,脈搏是平均每分鐘73次,100公里時則達到97次。心跳加快意味著心臟供血不足,必需增加做功,才能泵出足量的血液以供身體需要,這樣無形中就增加了心臟的負擔,
對策:吃香蕉。香蕉中鉀元素的含量非常高,它能供給神經系統必要的能量,降低心律,保護心臟。
3、在密閉空間停留過長→動脈粥樣硬化
同樣是四季恒溫的封閉環境,汽車里的空間比寫字樓里更加狹窄,長期處于通風不足的缺氧環境,不但會增進血液凝集的幾率,而且會加快動脈粥樣硬化,增加患心臟病的風險。
對策:開車間歇10分鐘/2小時。假如是長途旅行,不要趕路,每隔兩個小時停車休息10分鐘,到車下做一些伸展運動。
4、腿部功能引退→心臟負擔增加
自從開上車,雙腿就基本進入“廢用”狀態。據了解,駕車族天天平均只走500步,因為運動減少,腿部力量通常比常人差,腿部的衰老可能會更早出現。而因重力影響,下肢血液流回心臟缺少動力,心臟需要花費更多的力氣完成下肢血液循環。
對策:爬樓梯。別讓心臟孤立無援,既然抽不出專門的時間運動,就把它消化到生活的每一個細節中吧。只需雙腿的肌肉力量強大,肌肉收縮相當于為整個身體的血液流動增加了動力,有助于血液循環,減輕心臟的負擔。
5、喝水妨礙開車→產生血栓
有時候是專心開車忘記了,有時候是擔憂找不到衛生間,總的來說喝水這件事情似乎可以忽略,不渴到一定程度是不會停車坐飲的。這樣會造成血液黏稠,容易產生血栓,也容易形成習慣性便秘??尤其對有冠心病者更加危險。
對策:喝水。喝是僅次于吃的人生大事,到什么時候也不能耽擱。而且既然有利于心臟,衛生間的問題總是容易解決的。
6、精神持續高度集中→血壓上升
開車旅行是一件很冒風險的事,道路的復雜性、兩旁景物的不可預知性都使你必需長時間集中精神。持續緊張會刺激交感神經興奮,血管痙攣收縮,血壓上升,血流減少而加劇心肌缺血缺氧。
對策:歌唱。據統計,歌劇演員和合唱演員的壽命比其他職業的要長至少15歲。唱歌時,發音器官緊張工作會增進血液循環,保證加倍的氣體交換,給心臟和其他器官提供更多的氧氣。
0票
開心
0票
板磚
0票
感動
0票
有用
0票
疑問
0票
難過
0票
無聊
0票
震驚